【感动机械人物】丁晓红:心灵灯塔,做师生成长的引路人

发布者:韦彪发布时间:2024-10-15浏览次数:36


【编者按】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岗位上,每位老师都是一束光,他们用知识的火炬点亮学生心中的希望,用无私的奉献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用心血和智慧塑造着一个个年轻而蓬勃的生命。今年9月10日前后,学院在全体教师层面上开展了“首届感动机械人物”评选活动,丁晓红、钱炜、王新华、朱文博、唐蓓等5位老师入选。从本月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感动机械人物的先进事迹,持续加强学院教师榜样示范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助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赠予丁晓红老师的颁奖词:四十年坚守杏坛,以知识为舟,以爱心为帆,载莘莘学子驶向智慧之岸。她不仅是学术的攀登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以卓越的教学成果,引领专业前行;以深厚的科研功底,服务社会,贡献卓越。她是教育战线上最亮的星,是感动我们的教育之光!


    丁晓红,教授、博导,一位拥有39年党龄的普通教师,却在教育战线上绽放出了不平凡的光芒。她忠诚热爱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模范履行岗位职责,长期从事机械设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她不仅获得了“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党员”的荣誉称号,还荣获了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

图为丁晓红老师指导学生

一、心系师生,以爱心铸就教育之魂

作为一名教师,丁老师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育人理念,主动承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多门重点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兢兢业业,是“同学心目中的好老师”。她指导学生学业、帮扶就业,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她主讲的《机械设计》等核心专业课程中,以突出课程中无处不在的“国计民生”为主线,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探索,在学科专业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金专、金课”,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三十多年来,丁晓红累计为科技强国事业培养了上千名卓越工程人才。

被学生回忆最多的是丁老师每周定期举行的讨论会(Seminar)。获得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的季金同学说,自己刚开始参加讨论会时很紧张,但现在最大的愿望便是回去再参加一次讨论会。讨论会最麻辣的佐料当属丁老师“连珠炮”般的追问,最醇香的美酒则是丁老师“信手拈来”的发散性指导。丁老师反复和同学们强调,“做优化设计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问题考虑地再周密,最终还是要落到实际应用上面来,如果科学研究仅仅停留在软件分析层面,那就不是工程师思维。”

作为教师团队负责人,丁老师在教育教学之外,将时间都奉献给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对于在她的科研团队,丁老师的严谨是出了名的。对于青年老师申报科研基金等项目,丁老师都会一页一页、逐字逐句地修改,这让很多青年教师深受触动。丁老师团队的张老师说,“丁老师让我明白,做科研不能今天细心、明天粗心,也不能对A认真、对B随意。做科研一定要事事严谨、时时严谨,才有可能不断取得收获。”

二、深耕教学,以改革为源引领前行

在担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负责人期间,丁老师带领团队反向设计了以成果为导向的专业培养方案,建立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任务驱动矩阵,构建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能力培养纵向驱动模式,建立了基于成果导向的能力驱动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专业分别于2017年和2023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并获批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带领的教学团队获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示范团队,带领的“机械创新设计教学与研究团队”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丁老师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负责的“机械设计C”课程通过案例导向的方法,引入具有机械设计前沿性的工程问题,增加挑战度,使得学生学习有方向,解决问题有方法,课程学习有动力,该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入选上海市示范课堂;她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实践,她负责的“多维度产教融合一体化机制构建与实践”案例获威尼斯9499产教融合典型案例一等奖,团队教师获第四届上海市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组)一等奖。领衔申报的“长三角”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入选首批上海市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结合教学实践,先后编著出版了《机械装备结构设计》、《复杂机电系统综合设计》、《工程师思维训练》、《机械工程导论》等教材,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发表教研论文多篇。领衔申报的“机械工程人才能力驱动培养模式探索”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能力-知识-课程’矩阵的机械设计课程群构建与教学实践”获威尼斯9499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第三完成人申报的“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的机械类新工科专业建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科研创新,以原创成果服务社会

丁老师谈到:“做科研必须找准方向、坚持方向,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唱歌不能走调。”“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许多学生一旦一头钻进一项研究当中,很容易偏离方向而陷入‘死胡同’”。数年来,丁老师通过研讨会让自己讲、听别人讲,以人为鉴,相互启发,帮助青年师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做好研究。

正是在严谨的科研态度中,丁老师带领团队在轻质高刚高强抗振结构设计、仿生设计、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JG项目等纵向课题,以及涉及航天器、机床、汽车、工程机械、机器人等领域的企业合作项目。她发明的基于自然界生物分支系统形态形成机理的结构拓扑优化自适应成长法(Adaptive Growth Method),应用于航天、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等领域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领衔申报的“基于仿生原理的机械结构轻量化设计关键技术及多领域应用”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